文案详情
导航

黄洋界现场导游词文案

景区导游解说词 643 63


 大家好!

经过一路上的奔波,我们现在来到是井冈山的西北大门——黄洋界哨口。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在此学习、交流。

    黄洋界,是井冈山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平均海拔1343米,由于常年弥漫着浓浓大雾,像一片汪洋大海,所以又得名为“汪洋界”。

    现在,请大家与我一起朗诵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

   我们知道:黄洋界保卫战,我军是以一个营兵力实际是两个连的主力红军击退了敌人四个团兵力的围攻,以少胜多,以弱敌强,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守住了大小五井、茨坪、井冈山。

   而就当年的客观情况来讲,我军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的人数,远远不止这两个连的主力红军。因为,还有山上、山下群众的参与和支援。

   比如说,在紧张的备战过程中,当年宁冈县委领导群众进行了坚壁清野;大陇、乔林两个乡的乡政府动员群众连夜赶削竹钉、布置竹钉阵、竹篱笆障碍、滚木礌石、挖壕沟,沟内夜布满了带毒性的竹钉。

我们的部队仅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将原有的哨口工事全面加固、修筑。在大陇、茅坪通往山上的小路两旁,都设下了五道防线。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黄洋界保卫战打的是一场民心战、人民自己的战斗。

    那么,问题是:我们的党,为什么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动员那么多的群众来支援红军从而来赢得这场战斗呢?

要进一步探讨,还是离不开深入农村,进行的政治宣传工作。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和红军特别重视宣传工作。

宣传的目的是: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罪恶,揭露土豪劣绅的罪恶,鼓动农民群众起来反压迫、反剥削,启发农民自觉起来革命,以实现毛泽东1927年提出的“红军三大任务”中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任务。

那么,红军三大任务具体是什么呢?

第一、打仗消灭敌人;

第二、打土豪筹款子;

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

毛泽东还指出,“教育人民要用革命斗争保卫、掌握政权,人民要自己打江山,坐江山”。

群众对红军开始不理解,“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

    毛泽东同志要求:每一位士兵都是宣传员,要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

    

    在黄洋界脚下的大陇镇乔林村,毛泽东的胞弟毛泽潭设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他担任书记的时候,经常会采取问答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他问老表:老表兄弟,你们为什么参加革命?

老表回答道:我们希望有一天能吃饱饭,能有衣穿,自己的孩子将来不再做牛做马。

    毛泽潭接着问:你看,你手里连一件像样的武器都没有,更别说枪了,怎么闹革命?

    老表回答道:我们是有枪要革命,没枪也更要革命。革了命,我们还或许能抢到自己的一两件武器。

    毛泽潭接着问: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革命是会牺牲,会死人的,难道你们不害怕么?

    老表回答道:不怕。不革命同样也会死人,穷人讨饭饿死人,土豪逼债逼死人,就算是为了天下穷人的翻身,革掉自己一条命,我们也是心甘情愿。

    毛泽潭听了很心酸,发自内心地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就是要坚持这样的观点,有了这样的决心,革命就一定能够成功。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先后做了两大工作:第一件,是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武装;第二件,是全面调查边界的土地情况。

早在1927年冬,毛泽东就亲自到茅坪坝上、洋桥湖一带、永新县秋溪乡一带,深入农村,做细致的社会调查,并写下《宁冈调查》、《永新调查》。

毛泽东对湘赣边界的土地占有情况进行了科学分析:各县的土地占有情况,大致同全国一样,60%以上的土地集中在占人口5%以下的地主手里,仅40%以下在广大农民手里。

江西方面,遂川的土地最为严重,地主占有80%。永新次之,约70%是地主的。万安、宁冈、莲花自耕农较多,但地主仍占比较多数的土地约60%,农民仅占40%。

    湖南方面,茶陵、炎陵两县均有约70%的土地是地主的。

 

因此,毛泽东得出结论:我们的部队要想在井冈山站住脚、扎下根,就非得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不可。

党只有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豪绅的土地,分配给缺少田地的农民,才能彻底摧毁封建剥削制度,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群众支援参战、保卫根据地、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所以,实行土地革命,成为建设、发展井冈山根据地的中心任务,我们的部队走到哪里,田就分到哪里。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边界各县都先后分了田,平均每人都分配到了三亩田。

1928年底,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土地法在井冈山诞生。

    在井冈山桐木岭哨口的白银湖村,有一个老表叫邱启山。他写下了一幅对联,

上联是:分田不忘共产党。

下联是:幸福牢记毛委员。

横批是:共产党万岁。

    这一副对联,第一次在穷乡僻壤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村民们将仅存的一些零钱换来红纸,将这一副对联作为春联,贴在自家门口。他们深深懂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代表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因而从内心发出了 “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土地革命,充分调动了湘赣边界广大农民群众支援红军、支援前线的积极性。

   当时的宁冈县有5万人,参加红军和赤卫队的就有1万多人。特别是在中央苏区的兴国县,23万人口,其中就有8万多人参加红军,平均3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军。

农民分到了田地,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他们不仅感到自己当家做主,更感到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必须用武装来保卫。在根据地,各个村头、路口,都有父送子、妻送郎参军参战的感人情景,也涌现了群众送鞋、送粮慰问红军的热潮。

边界的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赢得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毛主席曾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抗战时期《纽约先驱导报》指出:共产党之所以节节胜利,是因为他们比蒋政府更加关注人民的需要。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群之间、干群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是同生死、共患难,血肉相连。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最伟大贡献之一是: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党要依靠谁?为了谁?革命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

要想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需要时时服务人民群众,处处关心爱护群众,并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赢得了民心,代表了民意,这也是黄洋界保卫战能取得胜利更深层次的原因。

各位学员不远千里来到井冈山,重走红军路,也希望大家牢记:服务人民群众是得到群众真心拥护的根本前提。

诚如毛泽东后来所说: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才是胜利的源泉。我的点评就到此,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 资讯
  • 最新问题
已经到底啦!
预约配音服务 关闭
预约成功后,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通畅
预约成功
您已预约成功,我们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 请保持电话通畅
配音客服微信二维码

关注【客服微信】

抢先听最新案例,新客礼包等你拿!

提交
复制成功 微信号:18996381623 添加微信好友, 详细了解!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