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墨:1988年1月13日,前国民党主席蒋经国在台湾去世,回顾蒋经国的人生事业,与他父亲蒋介石血肉相连,与他在苏联留学的2年息息相关,与台湾的发展密不可分。而江西赣南是他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第一站,也是他人生经历中的不可磨灭的一页。
蒋经国自述:我内心始终在热爱赣南,夸耀赣南。因为赣南山水的价值,在我的心目之中,已不止是其山容水色,而已是在情感和精神了。一个人有许多的感觉,确实是讲不出所以然来的。
解说:赣州城位于中国江西省南部,漳贡两江在这里合为赣江,赣州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紧临江边沧桑斑驳的古城墙是宋代的遗存,这是赣州人对历史敬重与呵护的佐证。初到赣州的人,除了感叹它历史的悠久,民风的淳朴,还会惊奇它街道的整洁。当从赣州老人那里寻求解释时,总有人会提及《新赣南家训》。它是60多年前广为流传的治家格言,这个带有传统色彩的家训,是由当时的赣南行政长官蒋经国主持制定的,源自清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6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老人能够背得出《新赣南家训》。
赣州老人:东方发白,大家起床,洗脸刷牙,打扫厅房。
赣州老人:天天运动,身体健康,内外清洁,整齐大方,时间宝贵,工作紧张。
解说:男女老少受军训,全体动员拿刀枪,人人都是中国兵,个个都去打东洋,国难已当头,战事正紧张,日本鬼子不消灭,中华儿女无福享。这里是杭州西湖畔的澄庐别墅,1937年4月,蒋经国留苏归来,蒋介石选择在这里与阔别多年的儿子见面。
蒋经国归国 12年离别稀释父子隔阂
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蒋得到了蒋经国即将回国的确切的消息以后,那么蒋写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教子不慎,自坏家风,可痛可悲。那么四月十九这一天,那么父子两个人见面了,那么蒋在日记中这么写。说,经国昨日到杭,不愿即见,今始见之。尽管事隔多年,蒋对于蒋经国曾经反对过他这件事情,还是念念不忘的。
解说:蒋经国一家到达澄庐别墅,拜见蒋介石和第一次见面的继母宋美龄。父子间的政治隔阂,在12年的离别中被亲情融化了。蒋介石让蒋经国和家人,回到老家浙江奉化的溪口长住,一个星期后蒋经国一家从杭州乘车回到了家乡溪口镇,拜见母亲毛福梅。
王舜祈(浙江奉化市政协特约):毛氏坐在许多女眷的中间,也不讲,看他认不认得妈妈,这个戏剧性的会见,蒋经国一进去,当然,他很快就认出了自己的母亲了,跪在母亲的膝前,激动得流泪。毛氏也高兴地流泪。
解说:蒋经国15岁被送去苏联留学,他的母亲朝思暮想,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礼佛,每天诵经,一心向佛,乡里人都称她是“老佛婆”。蒋经国的归来,令母亲十分欣慰,逢人便说,菩萨真灵。最早的蒋经国传记作者曹聚仁,对蒋介石的这项决定有这样的解释。
曹聚仁:蒋先生让经国回到溪口,有着很多层的作用,溪口异常安静,慢慢的可以把童年的记忆恢复过来,若放在自己身边,容易在后母蒋宋美龄和经国之间引起误会和不安,而和毛夫人一起居住,可以使经国尽点孝,让她冷寂的心灵,因而得到失夫得子的慰藉。剡溪之滨有座小洋房,蒋经国一家人在这里安顿下来,过起了无忧无虑的生活,蒋经国不敢懈怠,他开始遵从父亲的指令苦读起儒家经典。
蒋经国自述:我回国以后,父亲要我读《曾文正公家书》和《王阳明全集》,尤其对于前者特别注重,父亲认为曾文正公对于子弟的训诫可作模范,要我们体会,并且依照家训去实行。
解说:蒋介石一心想把归国的儿子,雕琢成曾国藩那样他心目中的圣贤。
蒋经国自述:父亲因我童年就已出国,而在国外时间又太长,怕我对中国固有的道德哲学与建国精神,没有深切的了解,所以又特别指示我研读国父遗教。
解说:蒋介石给儿子找了个国学老师,后来蒋经国的文章从不假手于人,文字洗练,文笔流畅,应归功于这段时期的闭门苦读。1937年的仲春盛夏,团聚的一家人过着乐陶陶的舒适生活。三个月后,这一段隐士式的生活,被北平郊外卢沟桥的枪炮声击破了。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随着战争的全面升级,北京、上海先后沦陷。到1937年底,连首都南京也被日本军队占领,中央政府前往重庆。蒋介石前往长江中游的武汉指挥战事,国家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想为父亲分忧的蒋经国再也无法安居家中。恰在此时,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举荐他到江西任职,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
李继锋(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对蒋经国的使用蒋介石当时也很为难,因为他回来得比较突然,并没有非常合适的位置可以给他,另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和宋美龄的关系比较微妙。因为宋美龄和蒋经国他们的文化背景,信念和性格都很不相同,从信念上讲。蒋经国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而宋美龄是受西方的教育,而且信奉的是基督教。另外从个性上来说,宋美龄是一个比较崇尚倾向于精英主义的,而蒋经国是比较平民化的。当然,蒋经国非常孝顺他的母亲,而当时他的母亲,却因为宋美龄不得不和父亲离婚了。当然,他在表面上对宋美龄还是很尊重的,但从内心里面,他总是有他的想法的。所以可能熊式辉提出这个建议之后,对于蒋介石来说正好解除了他的困难,而对蒋经国来说他也很幸运,他可以比较自由地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去施展他的才能。
赣南新上任 蒋经国是“亲切的专员”
解说:蒋经国告别家人,去了江西南昌,起先他的职务是江西省保安处副处长的闲职,挂少将军衔。但这只是他走上政治舞台的前奏,更偏远的赣南才是他展示身手的真正舞台。1939年3月18日,是蒋经国三十岁的生日,江西省主席熊式辉选择了这一天,任命蒋经国为江西第四行政区专员兼赣县县长。蒋经国在赣州一直担任这个职务,直到赣州沦陷后的1945年3月。
蒋经国自述:我奉命到江西四区来担任专员的职务,正是二十八年三月,南昌撤退的哪一天。那时我亲眼看到许许多多的难民离开可爱的家乡,妻离子散,哭哭啼啼,负伤将士在秩序混乱的情况中忍痛移动,其状甚惨。同时凄风冷雨打在我的身上袭到我的心头,不禁又有国家风雨飘摇之感,深深的感觉在此国家危机存亡之秋,正是我们青年报效国家的时机。
解说:这是赣州城内还保存着的骑楼,有着广东建筑的特点,当时的赣南街市上,广东商人很多,赣南的政治也处在广东地方军人势力的控制之下,俨然是江西的化外之境,当地烟赌娼盛行,土匪恶霸作乱,宗族间的械斗经年不息。担当江西省主席多年,熊式辉都没有勇气去桀骜不驯的赣州,蒋经国的前任刘已达专员,是被当地绅士赶出赣南的。1939年6月11日,蒋经国正式接任行政公署专员,专员公署设在赣州城西西津路的米汁巷口,是清代府台衙门的旧址,正门早已封闭荒芜。当时除了从前任专员刘已达手里接过来的一颗官印,专署几乎什么东西也没有,虽然经过修缮仍显得陈旧、落寞。赣南历来有“世界钨都”之称,钨砂这种稀有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从“钨都”赣南运往国外,换取抗战中国家急需要的武器装备和工业机械。但最初这样的重要物资,是在当地绅士掌控之中。蒋经国作为新任专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曾对王继春说。
画外音:倘使没有抗战,我们恐怕都不会到这个穷山峻岭的赣南来。
解说:跃跃欲试的蒋经国不在乎困难,他看到的是机会与希望。
李继锋:当他到赣南之后面临一个全新的情况,他如何来施政呢?他想到的就是他在苏联学到的知识,苏联的经验,他对苏联的一些印象,所以这个计划经济啊,这个干部决定一切啊,再比如这个宣传工作啊,还有组织动员啊,这些他都把苏联感受到的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了赣南。
蒋经国自述:赣南是一个完完全全适合于抗战建国的据点,在我就任赣南之初,就下了决心,要克服一切困难,而完成此项使命。
解说:蒋经国为人亲切、随和,几乎没有官架子,在路上与人相遇,他总是笑着与别人打招呼,他遇到民众,在农田里也好,在商店内也好,都能打开话匣子,天南地北,任意交谈。
周大风(原正气中学艺术指导员):他办了民众接待室,他就在民众接待室里,老百姓都可以出来告状,有什么问题可以反映。不一定通过下面,直接可以见到蒋经国,蒋经国有事情骑车出去,哎,把他拦下来,专员,我有事情要跟你讲,我要告状,告什么也可以,拦路告状。
袁清夷(原赣南行署职员):大家一看到蒋经国,大家有的还是老喊法,青天大老爷,跪在地上。他就赶快拉起来,不要这样叫,你叫专员就行了。
强硬执行“三禁一清”政策
解说:赣南的情况就在蒋经国的一步步行进中,一次次交谈中,逐步清晰起来。而赣南人很快领教到,隐藏在这位新任专员谦和外表之后的强硬。目睹战争带来的灾难,治安的混乱,和社会风气的颓废,与蒋经国在苏联生活时所见所闻截然有别,他带着紧迫感,到任的第十天,立即宣布了他的“三禁一清”政策。禁烟、禁毒、禁娼,肃清土匪,目的就是“除暴安良”,恢复社会秩序。蒋经国给众多的烟民限定一年的勒戒期,规定从1940年7月1日起,所有查获烟犯,无论种、运、吸、售,一概处以极刑。
袁清夷:贩卖鸦片烟的,那是非死不可,鸦片贩子这个人有后台在重庆,那时候国家的总指挥部就是在重庆那边,就是蒋介石。当时那边有亲戚,这边抓到了,晓得没有好事,判死刑了。那这边就赶快打电报还是打电话,打到重庆他的亲戚那里,希望他们在中央运动运动,希望找到宋美龄来讲情,叫做刀下留人,这办法果然那边就接到了电话进行活动。但是这个消息被蒋经国发现了,原来这个人还没有这么快执行死刑,这一下子弄坏了,干脆早一点干掉他,所以知道了那边以后,马上第二天就推出去枪决了。
解说:皂儿巷是如今赣州保存得最好的古迹之一,民国时,这里商家云集,老板伙计闲暇之时,喜欢推牌九,打麻将赌钱。蒋经国决心禁赌,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他下令被抓获的赌徒,必须在赣州公园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前罚跪3天。有一天查赌人员抓到了参赌的吉泰警备司令赖委英的夫人,警察见是司令夫人,处理为难,便打电话给蒋经国。他片刻后回话。
画外音:管他什么司令太太,总司令的太太赌博抓到了一样罚跪,你们尽管放手去干,有我担待。
解说:结果司令太太跪在公园,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轰动了整个赣州城。离八镜台只有几百米的坛子巷,是娼妓集中的地方,它临近码头,紧靠过去的繁华市区,以前商人乘船从八镜台上来,就会来这里寻花问柳。
方世藻(蒋经国研究所所长):赣州主要的码头是涌金门码头和西门码头,所以靠近涌金门码头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坛子巷那个地方称之为“洋帮”。洋帮的概念就是来自于苏州、上海、杭州的那些妓女。第二个就是土帮,土帮就是现在的姚衙前到潘家铺的,那一带的地方。所谓土帮就是当时江西的宜春啊,上饶啊,九江啊,这些地方的人。第三个就叫暗帮或者叫做散帮,当地人叫做散帮,就是那些我们叫的暗娼,就是当地的比较贫穷的做这些事情。
解说:娼妓是当地非常古老的行业,蒋经国却准备彻底铲除它,因为他生活过的苏联,当时就已经没有娼妓这种有失尊严的行业了。专员公署下令停收“花捐”,关闭妓院。
徐浩然(原赣县第一区区长):蒋经国要取消花捐,不准有娼妓。当时当地的绅士啊,关于烟赌娼就反对蒋经国,因为我是市区区长管这个事,我就向蒋先生反映,他怎么讲的,他对我好不恼火啊。心想,你这个事情你都敢来跟我反映。他说,建设新赣南,还要赣南的妇女同志,女同胞卖钱来建设新赣南吗?讲得我,他发脾气了。
方世藻:蒋经国在这个时候所作的禁娼,最先的就是要把那些老鸨把那些所谓的鸡头,把他们抓了,然后才把这个娼妓禁下来。
解说:在赣州周边的山区,有许多堡垒似的建筑,当地人叫它围屋,它是赣州山区客家人特有的一种民居建筑。
刘长龄(赣州市博物馆原馆长):我们赣南叫围屋,在闽西叫土楼,在广东叫做围垅屋,都是由围屋演变过来的,围屋是聚族而居,住在里面的都是同一个姓的人。
解说:当时赣南盛行械斗之风,客家人用围屋来保卫族人的安全。身为专员的蒋经国曾经深入偏远山村,化解腥风血雨的大规模械斗。
方世藻:鹅公是离县城120多公里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住着两大姓,一个是彭姓,一个是叶姓。彭姓力量稍微强一些,叶姓稍微弱一点,彭姓的人不管县里怎么禁赌,我照样去赌。那么县长袁侠民就派人去那里查赌,刚好那些赌徒就把叶姓的一个警司打死了。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叶姓的人肯定不干了,所以县长袁侠民对他们没办法,就请出专员,然后蒋专员就说,我们对这个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必须采取一分军事九分政治的办法,来把这个矛盾化解。到了那个地方以后,他们只去了两个人,然后首先找那些族长,告诉大家,你们只要把凶手交出来,我们就可以什么事都没有。那么在惩罚了真正的凶手之后,蒋专员就向他们宣传抗战的形势,宣传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宣传我们之间应该和睦,应该抗战,应该为国家的利益。这一番强大的攻势下以后,这班人从来也没有听说过什么国家抗战,他们就感到他们这样做不对,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把他们一个姓彭一个姓叶跟他俩喝酒,他们就相互签订了一个协议,把他们所有枪支、枪械交出来,把他们三层、四层的围屋拆成两层。在平息这个事情以后,鹅公的两大姓械斗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生过。
解说:定南鹅公械斗平息后,蒋经国在乡公所墙壁手书“大公无私”,号召民众团结抗日,共建新家园。
生母死于日军空炸 孤独中相识章亚若
曾子墨:蒋经国在赣南禁毒、禁娼、禁烟的很多做法都超越了当时中央政府的法令,使当地不良士绅丧失威严,利益严重受损,地方势力开始向省政府与重庆方面,控告蒋经国在赣南搞赤化,蒋经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一个更大的噩耗,1939年11月,他的生母毛福梅在老家溪口被日本飞机炸死。
解说:幼年的蒋经国生活在父亲和母亲冷战的夹缝中,他看到了母亲在痴痴等待丈夫归来的寂寞和痛苦,也看到了父亲对母亲的一再背弃。从姚冶诚到陈洁如再到宋美龄,不管是谁,都让他母亲的心雪上加霜。由于身在苏联的艰难经历,蒋经国对母亲的处境感同身受。母爱曾是他在苏联遭遇困境时,唯一精神慰藉。
蒋经国自述:当我离乡出国的时候,母亲曾经将其亲手所缝制的棉背心,穿在我的身上,后来自己所穿的衣服,都换上了“洋服”,而这件土布棉背心,虽然比不上“洋服”的好看和舒适,更温暖我的心。
解说:蒋经国昼夜兼程赶回老家,按故乡的风俗,为惨死的母亲披麻带孝,日军的恐怖行为,并没有动摇蒋经国的抗战决心。他在母亲遇难处立碑,发誓要以血洗血!此后几十年,蒋经国始终拒绝使用日货。
艾启明(原中央干部学校教官):他回溪口葬他的妈妈,那个时候由于宋美龄的关系,国民党所有的上层人物没有一个人去的,所有去的都是中央干部学校的学生,同我们下面的这些下属。我去参加了,我去吊唁的。
解说:1939年底的那段日子是个困难的时刻,在这个赣南强人的内心里,其实有着不为人所知的孤独与脆弱,他连祭奠生母都很低调行事,因为得顾虑继母宋美龄的颜面。
蒋经国自述:朋友,让我来说一句内心话,怨我的,恨我的,批评我的,责难我的,毁谤我的,毒骂我的都有。但是谁能够在感觉到困难的时候,来鼓励我,又有谁在我感到痛苦的时候来安慰我呢?我是一个人,我是青年人,我也需要鼓励和安慰。
解说:这座有着俄罗斯风格的房子,是蒋经国在赣南的旧居,如今已经变成蒋经国的纪念馆,它位于古城墙边,可以远眺漳江。房屋的女主人蒋方良,原名芬娜,来自西伯利亚山区,在苏联重型机械厂工作时,与当时名为尼古拉的蒋经国相识,蒋经国被芬娜的美丽容颜和挺拔的身姿深深吸引了,两人开始交往,沉浸在热恋之中。1935年3月尼古拉和芬娜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芬娜并不知道她所托付终生的中国青年,来自中国最有权势的家庭。很快,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艾伦,就是蒋孝文。
四周的一切都是中国的,但走进这个庭院,俄罗斯的痕迹依旧保留着,在外面他叫做“蒋经国”,妻子叫蒋方良,但回到自己的家,就只有芬娜与尼古拉。每次回到家,蒋经国还是和在俄罗斯一样,公开拥吻妻子,这让他们很多从未出过国的中国朋友看了觉得惊讶与别扭。蒋方良在朋友圈中颇受欢迎,虽然贵为蒋经国的妻子,但从来不以显贵自居。他们家中所用的饮食是四菜一汤,从不增添,有客人来,按着一个人增一盘菜为原则。他们的孩子到赣州城东镇中心小学去读书。有一次一位老师查询他们父亲,是做什么职业,他们便顽皮地回答,爸爸做专员,爷爷在中国做皇帝。这话是一位姓金的卫兵教孩子的。蒋经国知道后,严厉责罚了孩子们和那个卫兵。
赣州市大新开路42号便是章亚若的故居,这里和专员公署仅一箭之遥,1939年春,26岁的章亚若和母亲从南昌来到赣州避难,是蒋经国帮助她找到了一份工作。
袁清夷:这个女孩当时和我年纪差不多,或者比我大一两岁,高高瘦瘦,很苗条,样貌也很漂亮,后来她到招待所到专署去工作,她不是秘书,她分配到秘书室做公务员。蒋经国批好了文件,她就把它带出来拿到秘书室,或者各个其他科室,她当传递工作。下面有文件拟好了稿子,他们又交给她,就送到专员办公的地方去,就像这样的。
蔡省三(蒋经国原同事):那时候叫专员公署一枝花,是这样子,那么以后这个情况,当时我们不知道她跟蒋先生有关系的,以后就由蒋先生下条子,下命令进江西青干班受训,当时江西青干班的来源,都要经过组织的考核,章亚若进青干班时包括我在内,大家还有一些议论。
解说:日本人空袭赣州时,章亚若没有一点小姐的骄气,抢救伤员时弄得满身血污,蒋经国大为赞赏,让报纸宣传她。自己还拟定新闻标题,往日游手吃闲饭,今日战场背伤员。蒋经国与小他四岁的章亚若产生了恋情。
肖俊光(原赣南行署职员):逢是礼拜一,所有的机关干部都要到赣州公园,赣州公园有一个广场,就在那里做纪念周,章亚若每次都在那里。她京戏唱得好,人比较风流,人长得不是很漂亮,还可以。
解说:1942年1月15日,日机对赣州大轰炸,造成60多人伤亡,这是赣州遭遇到的最大空袭,这年5月,章亚若袁赴桂林为蒋经国生下了双胞胎,章孝严、章孝慈。章亚若在桂林产后不久,蒋经国到西北游历,这次西北之行,是仓猝中安排的,而且正是章亚若产后不久,一对双胞胎正是嗷嗷待哺的艰难时刻。但他从西北回来以后,章亚若却离奇地死去,一对双胞胎也不得不托孤他人。
章孝严(蒋经国与章亚若之子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外婆跟我们讲,我们六个月左右,先母因病在桂林而过世的,但后来也有一些传言,我们就听说过,她并不是自然死亡的,甚至于有一些这种特殊的原因。甚至于所谓的政治的介入,被害的,当我们知道这以后,内心有许多的一些冲击。先母在生前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这两个孩子能够回到蒋家。
解说:父子之间40年没有单独见过面,直到1987年病重之时,蒋经国才和两个儿子见了面。这段恋情带给蒋经国、章亚若和章孝慈,章孝严兄弟是长久难忘的苦涩和悲剧。后来这对孪生兄弟,在不幸与磨难中脱颖而出,也是给生身母亲最好的告慰。
章孝严:当时就是这种建筑风格。
赣州百姓:以前还是蛮漂亮的。
章孝严:我父亲经常到这边来找我妈妈,被你父亲看到了。谢谢,再见啊。
以王安石为鉴 培养志同道合的干部
解说:这幅照片是蒋经国与一帮年轻人的合影,雄心勃勃的他,一直努力找寻志同道合的干部,共同建设他心目中的“新赣南”,他以宋朝王安石改革的教训来做自己的借鉴。
蒋经国自述:王安石的新政所以失败,也有它的内在原因,固不尽由于士大夫的反对,第一不会用人,不知道用人的方法,第二,当时所谓贤者俱不为王安石所用,不得已而用能力较弱的和私人。结果所有坏的事情,都被推到他一个人身上。
解说:1939年8月,蒋经国首先在赣县赤珠岭、黎芫背举办,三青团江西支团干部培训班,意在培养干部做到行新政用新人。
方世藻:他说的干部队伍大概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留苏的那些同学,第二部分从保安司令部带来的那些,他要在这么大的一个地方推行他的新政,应该完全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就办了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青干班,办了赣州公仆学校,办了江西地方政治讲习院。还自己亲身办了第四行政区,叫做干部训练班。
解说:在训练班蒋经国和受训的青年们同甘苦,冒着朝雾,踏着晨曦,一起升旗,赤脚跑步。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
问新手做短视频剪辑从哪开始 1个回答
-
问有没有挣钱的副业 1个回答
-
问鉴赏电影从哪些角度 1个回答
-
问朗读课文怎么配音 1个回答
-
问如何把文字自动转换成语音 1个回答
-
问工作室配音软件哪个好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