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配音的需求其实是一个有关取舍的问题:
究竟是要保留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体验,还是要尽可能低的认知处理难度?
『影视剧』和『游戏』这两片领域的不同特性,决定了观众/玩家在两者之间的决策倾向。
首先,在『影视剧』领域之中,配音和字幕这种涉及到不同语言间转译的方案(针对所有不擅长作品原语言的受众群体)本质上都会在转换过程中丧失一部分原有作品在原本语境下的特有风味——例如各种双关、俗语等。
因此,对于那些对原本语言(英语/日语)有一定的掌握水平的受众而言,他们必定会排斥这种对原作魅力产生一定程度抹杀的『配音』作品,而转而寻求更为保留原作风味的方案——双语字幕。
但实际上,双语字幕的做法也会从另一个层面上影响到受众对于作品的吸收程度:观众可能会在盯着字幕看的过程中丧失掉对于部分画面信息的吸收。但好在大部分电影/美剧/日剧的画面信息和认知占用水平还没有密集到观众少看了两眼画面就会觉得大脑跟不上的情况。因而在影视剧这一领域当中,『保留原作风味』和『维持适当的认知水平、让大脑不要超载』的两难取舍是可以通过『双语字幕』这种方式得以妥协的。
然而,到了现今主打交互式电影体验的游戏领域,这套方案就完全不适用了。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对普通玩家而言,当今主流3A游戏中本身的认知元素已经达到了信息超载的程度,更别提让语言因素再在其中作梗了。
让我们看看当今3A游戏中都有哪些元素在轰炸玩家的脑细胞:
·各种不明觉厉的世界观设定、专有名词、人物关系、主线剧情脉络
·与地图相关的元素,如区域地名、特殊地点、寻路演算
·基本通关玩法,视游戏类型需要,玩家需要逐渐掌握潜行/暗杀/格斗/射击/竞速/搜寻等种种技能
·资源系统,玩家需要知道所有可收集要素中的优先级排列,以及与特定升级项的绑定关系
…………
光是这些要素,就够一个想要简简单单把这样一个3A大作在明白基本主线剧情在讲什么的前提下通关的普通玩家喝一壶了。如果这时候再考虑到语言要素,那玩家的大脑恐怕要在连续遭遇到速度极快的角色对白之中的三个看不懂的专有名词后直接宕机了。
还好,中国玩家在近几年终于迎来了主流游戏厂商的中文化大潮。
于是,我们先是有了繁体中文字幕。这时候我们发现繁体还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阅读速度没有简体高,在剧情的理解上便要比原生国低劣一等;更别提某些生僻字还没办法脑补出对应的简体汉字了。
后来,在内地玩家的高声疾呼之下,厂商们推出了简体中文。我们本以为到此皆大欢喜,然而不知足的我们却发现:现在的游戏厂商太爱搞交互式电影体验那一套了。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在过场动画中插入剧情,甚至于要在游戏过程中散布大量人物对白。且不提玩家在眼花缭乱的一通操作之中有没有眼力去瞥一眼转瞬即逝的对白字幕,即使是专门盯着字幕看剧情,也很难在混乱的游戏场景中分辨出这句台词到底出自于哪名角色之口。
然后,我们发现,中文配音拯救了我们……我们再也无须盯着那些充斥着复杂字眼的对白字幕,只需要一边用手指控制着手柄,一边用眼睛盯着角色的移动、观察着游戏世界中的动向,游戏剧情居然就会自动地从我们的耳朵里流进大脑当中!我们还能从语音的音色出分辨它们分别来自于哪个角色(毕竟在字幕里,光是角色的性别几乎都让人分不清)。这是多么革命性的一刻啊!尽管欧美玩家与日本玩家早就熟稔这一套体验,但我们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用耳朵『听』剧情是如此人道、如此自然的一件事情!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不想要中文配音的你还知道『人性』的『性』字怎么写么?!
在此插入一段国内配音团体为看门狗3实机演示进行中文化配音的作品。我想说,如果官方能够推出此等水平的中文配音,从不买育碧首发的我几乎都会忍不住想要第一时间预订的冲动。
综上所述,在『游戏』领域,大量游戏内元素对于玩家脑细胞的占用,让我们放弃了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体验。在3A大作里,我们眼睛和大脑真的很累了,以致于我们就只想轻轻松松开个车、看看风景,顺『耳』就把剧情给听了。而在『影视剧』领域中,考虑到很多人甚至可以一边做着啥事一边就把一部剧给刷完了,多花点脑力看看字幕、提升点认知难度,对观众们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影视剧中,中文配音人人喊打,而游戏的中文配音则是玩家哭爹喊娘地找厂商苦苦哀求的原因吧。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
在线转换录音转文字83人浏览
-
地摊录音广告免费48人浏览
-
蒙古大肉串广告录音mp336人浏览